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植入式瞬态可溶蚕丝蛋白存

来源:传感器与微系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4 17: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IT之家 4 月 18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瞬态可溶存储器是皮肤电子与可植入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存储媒介,器件在实现可控降解的同时还需具备稳定的存储和加密功能。随

IT之家 4 月 18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瞬态可溶存储器是皮肤电子与可植入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存储媒介,器件在实现可控降解的同时还需具备稳定的存储和加密功能。随着传感器集成种类和数量的飞速增长,目前瞬态可溶存储器的存储性能很难满足多种信息类型、高信息量存储等要求,亟需从存储器机理、材料和结构方面寻求进一步的突破。?

继 2020 年研制出全球首款可重复擦写“蚕丝硬盘”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团队再次向瞬态可溶存储器领域的核心问题发起挑战,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多层级可植入瞬态存储器(图 1)。该存储器采用了全新的存储器结构,将阻变忆阻器、太赫兹超材料、光学衍射元件三种不同信息类型的存储单元,通过工艺优化实现垂直高密度集成,实现单器件上电学、电磁和光学信息的同步稳定存储。使用溶解特性可调节的蚕丝蛋白与可降解金属(镁、铝)组成的存储器材料体系,既保证各层存储单元具备良好的电学、光学性能,又能使存储器具备逐层逐步降解、多层快速降解、选定区域可控层数降解等多种可控降解模式。多模态信息编码和多种降解模式的组合提升了瞬态存储器的加密能力和信息存储量,仅 16 个单元就能使信息存储的丰富度达到 1055 数量级;制备的 4×4 阵列瞬态可溶存储器样机实现了字母表编码、16 位二进制编码演示和校验编解码示例,得益于蚕丝蛋白的成膜均匀性和精准可控降解能力,存储器信息误读率底、鲁棒性强,满足了多模态信息存储和高稳定性存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小鼠皮下植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瞬态存储器在体内逐层降解的可行性与生物安全性,蚕丝蛋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组织免疫反应。这预示着新型多层级瞬态可溶存储器将在植入式器件和芯片、生物体内信息存储与生物电子标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 月 8 日,相关研究成果以 A Hierarchically Encoded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Controlled Transiency 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 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扬帆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文章来源:《传感器与微系统》 网址: http://www.cgqywxtzz.cn/zonghexinwen/2022/0424/833.html



上一篇:(经济)跑道下埋5万多个传感器、无人车导航—
下一篇:科研人员制备出微型光电一体化集成钻石量子磁

传感器与微系统投稿 | 传感器与微系统编辑部| 传感器与微系统版面费 | 传感器与微系统论文发表 | 传感器与微系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传感器与微系统》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